近日,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與肺科醫院辦公室開啟了創新協作新模式,由醫療保障部黎津伶主任牽頭,中醫肺病??浦魅吾t師鄧紅霞帶領團隊深入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病房,開展多學科聯合查房,將中醫特色療法系統融入胸心外科術后康復護理體系。此舉標志著中西醫協同診療模式在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正式落地。
精準施治 個體化康復
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護士長周毅介紹,科室外科手術技術精湛,但患者術后仍面臨疼痛管理、胃腸功能恢復、免疫力提升等一系列挑戰。中醫的“整體觀”與“辨證施治”理念為這些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,即通過非藥物療法和個體化調理來促進術后康復。
此次,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與肺科醫院辦公室實現跨學科合作,創新構建“加速康復外科(ERAS)+中醫特色護理”模式。通過針灸、推拿、藥膳等中醫技術,聯合現代循證醫學手段,為開胸、搭橋、瓣膜置換等術后患者制定個體化康復方案。
療效顯著 患者獲益
查房中,雙方團隊首先圍繞一名肺癌根治術后出現胸悶咳嗽、食欲不振癥狀的患者展開討論。中醫肺病??茖<?、主任醫師鄧紅霞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中醫四診(望聞問切),判斷患者目前處于“肺氣虧虛,痰瘀阻絡”的病理狀態。她建議給予患者“補肺益氣,活血化瘀”類的中藥進行內服治療,同時配合針刺療法調理胃腸,以改善腹脹納差的癥狀。具體針刺穴位選取雙側內關、足三里、三陰交等,進行施針治療。
“沒想到針灸能快速緩解術后腹脹!”該名肺癌根治術后患者在接受鄧紅霞的針灸治療后表示。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護士長周毅反饋,自從中醫介入后,大部分患者的食欲、精神狀態明顯提升。經數據統計對比,中醫干預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可以縮短1.5天,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下降。
學科融合 共贏發展
“現代外科追求精細,中醫強調整體,二者結合不是簡單疊加,而是以循證醫學篩選出‘增效減毒’的最優方案。”肺科醫院辦公室、中醫肺病專科專家鄧紅霞指出。
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、主任醫師袁躍西表示,今后,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會逐步建立胸心疾病的標準化中西醫結合診療路徑,通過定期聯合查房、病例討論等形式持續推進學科深度融合。
當前,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已制定“中西醫協同治療,助力胸心疾病康復”的推廣計劃,通過健康科普、患者教育等形式大力推廣中西醫協同治療的科學價值,切實推進“健康中國”戰略落地生根。
供稿丨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 王瑤 宣傳部 秦璐
一審丨胸外科、心臟大血管外科 袁躍西
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
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