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住雨花區的九旬老人李玉梅(化名),身體硬朗,平日愛好打麻將,最近卻坐立不安,因為屁股一挨凳子就痛,用手還能摸到臀部右側長了個雞蛋大小的“疙瘩”。擔心自己長腫瘤的李奶奶馬上在家人陪同下來到了長沙市中心醫院(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)運動醫學科就診,科室主任李良軍進行了仔細的體查,結合B超檢查結果,診斷為“坐骨結節囊腫”。
圖中箭頭所指為“坐骨結節囊腫”
李良軍詳細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了這個疾病的由來及治療方案,并安慰患者無需太過緊張,目前,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就可以為老奶奶解決這個“難言之痛”。經完善術前相關準備后,老人入院第二天便接受了微創手術治療,手術切口僅為兩個0.5cm大小的小孔,術后當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,術后第二天李奶奶便開心地出院了,出院時,不停地向李主任和醫護人員連連道謝!
無獨有偶,來自岳陽市的張燕(化名)是一名制衣廠的工人,需要長時間坐著工作,近期發現自己只要一坐下就會“屁股痛”,她到當地醫院就診,確診為“坐骨結節囊腫”需要手術治療,但是醫生說需要切開治療,手術切口至少有5—6cm,張阿姨后來經過多方打聽,得知長沙市中心醫院(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)運動醫學科的李良軍主任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切除囊腫,便找到了他看診,并順利通過微創手術切除了囊腫,張阿姨高興地說:“不用開大口子,術后恢復快,太好了!”
李良軍介紹:坐骨結節囊腫,是由于臀部坐骨結節部的滑囊在長時間的過度反復摩擦、刺激、周圍肌腱慢性損傷等因素引起滑囊充血、水腫,滑液聚集、囊壁增厚纖維化形成囊腫,常引起臀尖(坐骨結節部)疼痛,坐時尤甚,嚴重者不能坐下,多發于體質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。
對于囊腫較大、疼痛明顯且保守治療無效的坐骨結節囊腫通常需要手術治療。傳統的切開手術不僅手術較大,術后切口積血、傷口疤痕影響美觀,且坐骨結節囊腫在肛周,傷口容易發生感染、愈合不良,術后個人也護理不很方便。而微創的關節鏡手術僅需要2—3個0.5cm的小孔就能完成,術中出血少,在放大成像技術的視野下能夠徹底切除囊腫,保護神經,安全性更高,術后基本無痛,術后當天即可下床活動,傷口愈合后基本看不見疤痕,真正做到微創、無痛及快速康復,造福患者。
李良軍主任提醒廣大市民:坐骨結節囊腫常見于久坐一族,預防該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1、改善坐具。可以在硬板凳和硬質坐具上墊上厚軟的棉布或海綿墊,或改坐沙發和藤椅,以減少對坐骨結節的摩擦。
2、講究坐姿。要改變不良的坐姿習慣,例如坐時不要蹺起二郎腿或者長時間盤腿而坐,盡量使兩側坐骨結節均衡承受上身體重,避免無意識地厚此薄波而引起病變。
3、靜中有動。平時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,每次坐半小時至1小時后站起來伸伸腰、彎彎腿,活動一下筋骨,并用手輕輕按摩坐骨結節部位3~5分鐘,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新陳代謝。
只要做到以上幾點,您的坐骨結節就能夠保護好,坐骨結節囊腫也就不會輕易“光臨”了。
骨科—運動醫學科
醫院骨科—運動醫學科為湖南省(市州)重點臨床專科,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療聯合體-骨科專科聯盟醫院,湖南省康復醫學會關節外科專業委員會肩肘學組組長單位。科室自2007年開始開展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各種關節疾病,現以關節鏡微創手術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為特色,在各類關節疾病、運動損傷、臀肌攣縮癥的診療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和良好口碑,于2024年3月單獨成立運動醫學科。科室擁有床位35張,醫生10人,護士14人,其中博士3人,碩士5人,碩士生導師4人,海外出國研學經歷3人,主任醫師3人,副主任醫師4人,主管護師9人、其中2名護士獲得骨科專科護士證。
科室診治范疇
1、人體六大關節的關節鏡微創手術:自2007年開始開展關節鏡手術,目前已經完成肩、肘、腕、髖、膝、踝六大關節的各類關節鏡手術超8000例,手術難度和手術數量居省內前列。
2、關節鏡技術在關節外疾病的應用:臀肌攣縮癥、坐骨結節囊腫、頑固性足底筋膜炎、腘窩囊腫等疾病的關節鏡下微創治療。尤其是臀肌攣縮癥的關節鏡下微創松解是我科特色技術,已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逾千例患者解除困擾。
3、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:針對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階梯治療,我科擁有從保守治療、膝關節鏡微創治療、膝關節單髁置換、膝關節周圍截骨,到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套成熟技術,可為各種膝關節疼痛患者在不同疾病階段選擇最佳治療手段。針對股骨頭缺血壞死、髖關節發育不良、髖關節結核、股骨頸骨折等各類晚期髖關節疾病,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取得優良效果。
4、運動康復治療:病房內設有運動康復治療室,配備專職康復治療師,打造手術治療和圍手術期康復一體化模式。同時采用沖擊波治療儀、富血小板血漿(PRP)等最新手段治療各種運動損傷和急慢性運動系統疼痛。力求實現運動醫學的最高目標:功能至上、早期康復與重返運動。
供稿丨運動醫學科
一審丨運動醫學科 李良軍
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
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